第564节(1/2)

    霍峻幽默说道:“恐要打扰孔夫子了,望其莫要介意!”

    汉魏两军十余万人在孔子坟头干仗,估计也是少有之事。日后有人去方参考孔林,估计多半会提及他与王凌的交手。

    周鲂笑道:“是役之后,明公当好生祭奠,以请孔夫子恕罪!”

    霍峻环顾帐战将校,笑道:“今帐孤有兵将十万,孔子不敢不从,此盖是以‘德’服人矣!”

    “以德服人?”

    闻言,沛郡太守薛综多有愕然,不能理解霍峻之语。

    见人不能理解,霍峻笑了笑,说道:“孔夫子高九尺,力能举国门之关,射能令观者如堵墙。帐下门人三千,出游诸国而不守扰,如遇贼人,以何服人?唯以武德服人,故孤效孔夫子尔!”

    此语一出,文武瞬间理解霍峻之意,皆哭笑不得。毕竟这种逆天解释,唯有后世网络段子才有。且在当下习儒之人的印象中,孔夫子善文而非武夫模样。

    分享孔夫子的反差笑话,当下也进入正题。“都督,今丁将军已率先渡河下营,我军接下来当如何用兵?”霍笃问道。

    霍峻沉吟少许,说道:“承渊守住泗南,孤率大军渡过泗水下营,截断王凌粮道,令其军心动摇。及魏军粮匮无食,人心涣散,再与其交战。”

    顿了顿,霍峻补充说道:“为防王凌渡泗水而逃,泗北大营有劳霍将军率万人镇守,与孤夹泗水呼应。如贼欲渡河而走,你我共击之,半渡而破之;如贼出寨邀战,据守不出即可。”

    用兵二十几年,兄长霍笃已是军中宿将,其性情沉稳,从不自恃身份在军中凌人,故深受军中将领爱戴。今北岸交给其他人驻守,霍峻放不下心,唯有交于自己兄长。

    霍峻虽常吐槽曹操用人偏爱宗将,但霍峻有时也能理解曹操。不谈宗将控制地方兵权这种政治话题,单从用兵角度上看,重要的军事任务,害怕别人出错,交于自家人会相对放心。

    打仗这么多年以来,守家、头阵之事大部分是交于霍笃。不过霍峻也敢用人,徐盛、丁奉、高翔、庞统都是外人。但不管怎么说,受个人感情影响下,在才能相同下,自家人会受霍峻青睐些。

    俞韶拱手出列,说道:“都督,承渊虽率五千羆虺军下营,但其兵少,且临河下营。为防闪失,韶愿率本部将士为先锋,支援羆虺军。”

    羆虺军之前由丁奉、俞韶、高歆三人分别统率,随着三人地位、战功的变化。霍峻让三人抽签,一人留下掌军,二人外出领军。丁奉抽到红签,则留掌羆虺军,俞、高二人受将军号,出掌别部军权。

    “可!”

    霍峻点头说道:“今有劳公礼率兵支援承渊。”

    “诺!”

    且不言霍峻将率兵开拔,今王凌得知丁奉趁夜渡过泗水下营,顿感不妙。

    大帐内,文钦尚在夸耀自己击退汉军的战功,将数百斩首夸张成几千斩获,在那洋洋自得。

    “将军,钦昨夜带兵斩杀敌首两千人,击退汉军突袭山垒,今望能如实上报与陛下。”文钦拱手说道。

    令狐浚年轻气盛,有些看不惯文钦,冷笑说道:“昨夜若无浚佯取浮桥,君何能击退汉军?且将军送至大帐首级仅五百多人,何敢自称有两千斩获?”

    见被令狐浚拆穿真相,文钦恼怒说道:“汉军常会带走阵亡军士尸首,今千余首尸体不见,不足为奇。小子未立大功,安敢非议大将?”

    “呵呵!”

    令狐浚想说什么反驳,却被舅父王凌打断。

    王凌面露愤怒,说道:“突袭北山垒是为贼声东击西之策,昨夜贼将丁奉偷渡至孔林下营,欲断我军粮道。今你二人在这争功,而不思解今下兵难,如让贼将得知,岂不让人生笑!”

    见是王凌开口,文钦以为是帮助外甥令狐浚说话,冷笑说道:“将军外甥有退敌之能,今何不遣其出击,率兵驱破丁奉兵马。”

    “将军,浚愿往之!”

    受不了文钦的冷嘲热讽,年轻的令狐浚当即请战,说道:“敌军背水下营,我率精锐步骑赴之,必能率兵败之,以破贼断粮之策。”

    看着令狐浚请战,王凌犹豫少许,最终说道:“今兵事重大,不可有失。可由令狐浚、毌丘俭一同出战,务必在贼军大部过河前破敌。”

    “诺!”

    狐假虎威

    二十年前,霍峻欲北伐建武,效仿背嵬军组建起羆虺军。经多年发展已形成步四千人,骑千人的编制。

    历经二十年的战场历练,羆虺军无所不破,装备精良,俨然乃当下东亚最强军。即便大量士卒因年龄、受伤问题退休,但以羆虺军的选拔模式,羆虺军依旧武德充沛。

    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江淮渐渐复兴,羆虺军的武器装备也已武装到牙齿,因是脱产军队,士兵的制式武器中不配弩而是皆配弓箭,铁甲、环首刀、长矛直接属于是标配。

    骑卒又分陷骑、游骑二兵,陷骑大马配有马甲,游骑快马配皮甲,人均配马槊、软弓、环首刀,另配小盾。

    毫不夸张地说,同数量兵马下,羆虺军足以横扫所有对手。

    盖知丁奉为霍峻的羆虺军将领,王凌慎重之下派出令狐浚、毌丘俭二人为先锋,率九千精锐步骑突击丁奉,企图在汉军渡河前,将羆虺军击溃。

    当得知二将率兵前来,蒋济出于稳妥起见打算让丁奉率部凭借简陋营地阻敌,以待霍峻后续的援兵。并认为只要霍峻过河,魏军闻其名将会不战自退。

    丁奉则是不同意蒋济的意见,他敏锐的察觉魏军来者不善,直言大军需要带辎重南下、渡河,其行动必然缓慢。如果据守不出,让魏军占据附近险要,大军过河将会受限,必须果断出击,击败敌军先锋。

    见丁奉言语有理,紧贴目前形势,蒋济随即同意了丁奉的建议。二人有了明确计划,遂率兵列阵,以战魏军。

    两军列阵皆采用当下惯行的阵型,即中间为步卒,两翼为骑卒。蒋济居中指挥作战,丁奉率骑卒冲突。

    魏卒人多势众,丁奉虽是骁勇,但依旧被敌骑缠住。所幸羆虺军步卒剽悍,铁甲在身,旋死不退,硬生生正面击退魏军步卒。魏军还欲投入更多力量反击,然根本击退不了羆虺军,反而再次被羆虺军所击退。

    连续两次被击退,魏军士气已是低沉。蒋济趁机指挥军士发起猛烈冲锋,当场将整队的魏军冲垮。前几列被击溃,后续队列魏卒受此影响,直接转身兵败而走。

    步卒乘胜追击,将魏军步卒方阵彻底搅乱。败走的步卒自是影响到骑卒,在丁奉的左右冲突下,骑卒畏散而逃。

    见魏军步骑相继溃败,令狐浚、毌丘俭二人不是没有做过努力,只是二人根本呵斥不住败逃的溃军,反而是这些溃军将二人部曲裹挟而走。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