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 第71节(2/2)

    ……

    “我们发现这只小狍子的时候,它孤零零地窝在阳坡草地上,没精打采地啃草,都快饿死了。

    现在是苦吗?

    如今小野马腹部的伤口好得差不多了,林雪君又不再绑它,它便开始满院子地转悠。每每它靠近小毛驴时都会被无情驱赶,毕竟从草原上回来的一路都是小毛驴拉着它,又重又累的,小毛驴可烦死它了。

    到现在,连赵得胜乍一眼瞥它时,都有点分不清是狼是狗。

    夜色将年轻人们的身影笼罩,渐渐将他们的影子也吞没。

    可这些人脸上怎么露出如此尽兴、如此酣畅淋漓、如此爽朗欢快的表情呢?

    小沃勒正蜷在炉灶边睡觉呢,脸都被宽宽绒绒的爪子压着。大概因为林雪君从小就开始养沃勒,常常揣在怀里带着走来走去,养得都有些乖巧了。它唯一的玩伴不过是牧场里的大狗,但凡它敢对大蒙獒呲牙,必然被大狗爪子拍倒。

    饭后,年轻人们吃喝得上了头,愣是给赵得胜家做了次大扫除,连老赵家院子里蹲着的大黑狗都被王建国按着擦了遍毛,狗窝都给擦得锃亮。

    “哎,刚吃完饭别跑呢,小心胃疼——”得胜嫂子高声喊。

    大家都上工后,林雪君陪大队长送走了呼色赫公社的陈社长及其带来的大队人马,之后请大队长想办法去弄一些可以驱跳蚤、蜱虫等的石灰粉。

    “干了一天活了,都回去睡觉吧。”得胜嫂子拿着鸡毛掸子轰人,站在院子门口哈哈笑着叮嘱。

    “狍子一般双胎,妈妈会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抛弃比较弱的孩子,我猜狍子妈妈大概是遇到了狼群之类。

    漫天星空闪烁,明天会是个大晴天。

    “就这条啊?哎呦,有点小。”赵得胜站到沃勒身边,在小狼被林雪君摸醒、抬起头张望时,啧啧挑剔起来。

    到底什么是苦呢?

本章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第二天早上太阳刚升起来,穆俊卿就趁上工前的时间赶到知青小院量尺寸,问过她想要的大小后,他以脚丈量过,将所有数据都仔细记在了本子里。

    “它太小了,独自在草原上根本活不下来,我就把它救回来了。等长大一点,可以放生到后山。”

    林雪君一边朝她摆手,一边跑得更远了。

    林雪君啃了两个锅贴的玉米面饼后,饱足地撑腮看着大胃王般的小伙子们大口大口吃饭,忍不住想:

    林雪君制定全年度内外驱虫规章,补充【喂药后针对牲畜对药物反应的观察法和应对法】、【体外驱虫配合春夏剃毛的流程和‘3必须’‘6禁止’】等细则时,赵得胜忽然颠颠跑到知青小院。

    “是有,一条狼崽子,咋地了?”林雪君放下笔走向炉灶,之前一直窝在她脚边的小边牧糖豆立即站起身亦步亦趋地跟着。

    慢慢的,沃勒或许已经开始觉得自己是狗而不是狼,还是条一直凶不起来的末狗、幼犬,偶尔还会忽然不知跟哪条狗学得尝试着蹩脚地汪一声,又被自己吓一跳。

    不过小羊、小牛和一只耳的小狍子倒很喜欢它,它们会互相用嘴巴轻咬对方的耳朵和尾巴。小狍子还会一蹦一蹦地跟在小野马身后,像个小傻子。

    毕竟木栅栏做起来不容易,能省一面还是省一下吧。

    “听说你有条狼?”

    回到知青小院又带着衣秀玉在仓库里挑拣了几种中药,按比例配好后便开始熬。

    “年轻,有的是劲儿。”王建国还要撸袖子给得胜嫂子看自己的肌肉。

    “行了行了。”得胜嫂子笑着摇头,转而又对赵得胜道:“咱们招待一顿野味而已,鱼又没花钱,让林同志把那黄羊皮带回去,挺好的东西,来年冬天做件坎肩穿。”

    “得建,山上的黄喉貂啥的都很凶猛,听本地社员说,有时候冬天还会有饥饿的动物慌不择路闯进大队偷羊吃。既然做了,就围好吧,这边靠山的,不仅要围,还要比其他面围得更高些。”穆俊卿拉展手臂比量了下,又开始做记录。

    “嫂子,你留着给弟弟做坎肩吧,我自己有呢。”林雪君怕他们真的把黄羊皮推给她,说罢话便匆忙牵着衣秀玉的手跑了。

    所有熬好的药都用大桶封装,放在暗室里用还没化的冰镇着,回头大队长好安排人送去草场上给大队的牲畜做更万全的春夏季驱虫。

    林雪君拍了拍小狍子的头,小东西立即仰头来舔林雪君的手指,它还以为有吃的。

    “靠山的这一面也要建木围栏吗?”林雪君看了看屋后的山坡,这边还是挺陡的,以后就算养鸡了,想从这边上山,也需要小飞一下,应该不容易吧。

    慢慢成长在人类营盘的小狼,大概正在认知自我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迷茫。

    他一进院子便开始探头探脑,敲门进屋后一边往林雪君脚边看,一边大嗓门地问:

    “这狍子也生病了吗?”做好丈量记录后,穆俊卿摸了摸小野马和小狍子的脑袋,两只小野兽大概是跟林雪君呆久了,居然都不怎么怕人。

    赵得胜夫妇哈哈大笑着又是拦又是赶,好半天才让年轻人们停了手。

    年轻人们吃得满头热汗,各个眼神迷蒙,透着股迷迷糊糊的陶醉劲儿。

    赵得胜见他们吃成这个样子,觉得倍儿有面子,便掏出自己珍贵的小酒,给每个知青倒了一小杯底儿,大家就着美食抿着香辣的粮食酒,在这苦日子里感受到了当神仙般的快乐。

    锅里的土豆已经炖面了,鱼汤汁水完全浸润进土豆里,于是土豆的甜味里有了鱼汤的咸香,滋味十分丰富。

    分别是驱蛔虫、姜片虫、绦虫等的万应散,驱肝片虫的肝蛭散,驱胃肠诸虫的化虫汤,还有剃毛后外用驱虫的浴汤。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页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