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牧医[六零] 第69节(1/2)

    林雪君忙笑着摆手:“没有没有,是咱们这的人好。”(这才哪儿到哪儿啊,好朋友们可远远没凑齐呢。)

    第68章 各人心思【2合1】

    “画画很自由,不需要远离草原,也可以远离草原。”

    朴旧的瓦屋桌上点着一盏油灯, 照亮了书写着密密麻麻字迹的纸张,也照亮了围在桌边一张张专注面孔。

    这些面孔有男有女,有中年有青年, 还有15岁衣秀玉这样的少年。

    他们第一次深入倾听林雪君的讲解, 望着她指点江山般的严肃模样,几乎忘记了她是那个跟他们一起吃喝聊天的伙伴。

    原来那些青涩、爽快、贪吃、爱聊天面貌的另一边,是这样聪明有干劲的样子。

    连陈社长也常常在听课时走几秒的神儿,端详面前这个年轻人。

    优秀的劳动者们,都是复杂立体而可爱的人啊。

    分享会的最后, 陈社长将今天聊的内容分了三个大类:第一个大类为【防疫和常见疫病的紧急应对】, 第二个大类为【防病和常见畜病的应急治疗】, 第三个大类则为【科学喂养放牧】。

    将笔记也按此拆分后, 分别交给了站在屋内的三位中青年, 当场便交代了要这三个人回去把这些内容做好二次整理。然后就要开始走访公社下辖的所有生产队,将这些知识传播开去, 目标是给每个牧民都讲至少一遍这些东西。

    再将这些知识与走访得来的牧民土法结合,做一次知识汇总讨论,到时候再来找林同志等有相关专业的年轻人一起商讨更科学更进步也更利于牧民掌握的各种方法。

    到这里, 陈社长临时拉着林雪君开的这个养殖会议总算到尾声了。

    屋子里众人的肚子都开始唱交响曲了, 每句歌词都是“饿饿饿饿饿”。

    陈社长站起身伸了个懒腰,“走去吃饭了。”

    王小磊也跟着站起身, 有些迟疑是不是真去赵得胜家吃饭。

    作为大队长,他深知大队里每个牧民和社员们的不容易。

    赵得胜虽然很勤快,冬天放牧,春天开荒全能上手, 赚的工分多不说, 动不动狩个猎打个鱼之类卖给供销社还能多赚点, 也给家里多弄些吃食。但那都是辛辛苦苦操劳换来的,多也多不出去多少啊。要一下子请这么一屋子人吃饭,老赵家里面缸米缸都要见底,接下来就得扎紧腰带过日子了。

    他望着陈社长迟疑于是说点什么拦住这帮子人,还是干脆下半个月自己掏腰包给赵得胜补贴些。

    陈社长却先开了口:

    “走吧,去大食堂吃个饭,咱们再住上一宿,明天也该回公社了。”

    “那,那不去赵得胜那吃鱼了?”大队长如释重负,又有些赧然。

    “这么多人,别说2条鱼,20条鱼都未必够。你帮我谢谢赵同志的慷慨,鱼就不吃了。”陈社长说着便带人往外走。

    “我陪着您一起去吃大食堂。”大队长忙追着出门。

    陈社长在小院门口作别了林雪君,仰头看看天,听了一下午课,这会儿脑子都锈了。

    可拐上小路后,他还是忍不住转头与大队长交代:

    “王小磊同志,到了夏天,就来场部开单子,给林同志正式登记下加一下日工分,工资也提一提。”

    “真的吗?会不会太急了?”大队长将双手插进袖筒,因为个子高,与陈社长讲话时便不自觉佝了背,“她才来几个月,工资就涨这么多,这样合适吗?”

    “做事要看的不是合适不合适,而是能耐高低。

    “国家正处在百废待兴的时节,为了进步和建设,不得不借助邻国的力量,现在欠邻国的钱也越来越多。

    “炼钢还钱,炼钢强国。挖矿还钱,挖矿强国。务农还钱,兴农强国……你看,各行各业都背负着不小的担子。

    “咱们这里既是牧业区,也是林业区,许多好树要长几十年才能成材,把压力都压在林业上肯定是不行的,山再大也会被砍尽。”

    陈社长讲话时步速不自觉放慢,仰头看向第七大队靠着的郁郁葱葱的大山,忍不住叹气:

    “牛羊生长只需要一两年,羊毛更是每年都能剪,咱们得把最大的压力压在牧业上。那这担子都扛在牧民们的肩膀上了啊,你想一想——”

    “嗯。”大队长声音也沉了下去。

    “咱们现在紧紧巴巴的才能完成任务,心里还总害怕来一场病把希望都屠杀了。

    “你们大队今年留存率比一些运气不好、工作不够谨慎认真的大队,能高出一倍不止,王同志,如果林雪君能一直留下来,未来10年你们生产队能有多少出栏量?

    “如果林同志读书读出来的知识传播开去呢,如果咱们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所有生产队都像你们生产队一样……”

    想到这一点,陈社长咬了咬上唇,仰头看向黑沉沉的天,驻足陷入自己的畅想。

    许久后才转头对大队长王小磊道:

    “是我们需要林雪君同志,牧民们需要,咱们国家也需要,需要更多这样的人。

    “可她很需要咱们草原吗?那就不一定了。

    “咱们这又冷又干燥,偏远落后,你们大队更是连电线都没拉过去呢。

    “城里来的年轻人们吃得了这个苦吗?能吃多久这个苦呢?你看看其他生产队那些闹着想回城的年轻人,要是能离开,要是回城了也能有工作,他们会留下来吗?

    “城里有商品粮吃,在城里当工人,穿得好、吃得饱、睡得暖,医疗、学习啥的资源都有。更不要提首都了,什么都是最好的、最先进的。哪有人不渴望那些?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努力加载中,5秒内没有显示轻刷新页面!

  • 上一章

  • 返回目录

  • 加入书签

  •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