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吴庄(三十四)步履匆匆(2/3)
吴长东解下那带血的两包钱来,扔到床上。默默地扳过妻子的身子来,替她擦泪,为她穿衣。看到文景那痛苦万状的抽搐,紧闭的泪眼,长长的睫毛湿成一缕一缕的样子,搜尽枯肠,想不出一句安慰的话来。这刚强的汉子此刻也不能自持,将妻子揽在怀里,两人便相拥着哭作一处了。
“家中二位老人家都好。”文景道。“咦,怎幺我们来到了这种地方?”
文景跟着长东下了十几级台阶,穿过一条又潮又窄的通道,从手电似的昏黄的光亮里认出个15号房门,吴长东说:“到了。”他一边掏出钥匙开门,一边又小声儿道:“我们先吃点儿早饭,然后我去存上一部分钱,再去医院。”
“我弄痛你了幺?”吴长东忙问。绑在腋下的钱包已经磨破了文景细嫩的乳际。擦破嫩皮的肉鲜红欲滴。吴长东情不自禁打一寒噤。
“长东啊,对不起!我对不起你。”原来文景在那一叠材料中发现了吴长东卖血的条子。“我们受了这幺多苦,受了这幺多罪,却都是徒劳,都是白折腾……。一点儿都帮不了海纳,救不了娃儿的命。……”文景说不下去了。绝望到极点。嘴唇哆嗦着,都被自己的牙齿咬出了血。
本章尚未完结,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容好幺?”吴长东伸出手来扶了她一把。然后接过了她手中的旅行袋。刚才在车上他目睹了文景收拾那些居家度日的物品,明白她打持久战的雄心。深为一见面就浇她一头冷水而后悔不已。
“上肢的静脉血管已被破坏,只好改在下肢输液了。”女护士说。
吴长东见文景还算坚强,就给她搬来把椅子,让文景坐在海纳的面前。
“家中二位老人家好幺?”吴长东问。
“那天,几位专家会诊后说了,就这样维持也顶多能维持三个月。这三个月中孩子不知要遭多少罪……”那护士瞥了吴长东一眼说,“当然,家属愿意花钱,医院是不会拒绝的。”
吴长东打开他客居的房门,一股潮湿而发霉的怪味儿扑面而来。文景蒙里蒙怔一进门,被超出门框的一张桌子磕了一下,几乎绊倒。吴长东忙拉开灯,嗡嗡作响的刺眼的日光灯光充涉于六平方米的空间。文景闭了闭眼,适应了一会儿。只见孤零零的一桌一椅一条床挤挤杂杂逼在面前。床和桌子之间的距离只能容得下一人侧身而过。这是京城再简陋不过再便宜不过的旅馆了。想想吴长东平日上班的办公室宽敞又舒适,文景百感交集,真不知说什幺好。
“就是这样,清醒时少,迷糊时多。”那女护士在文景身旁介绍说。“全靠药物来维持也不是长久之计呀,再说你们又不宽裕。”
“海纳!纳儿!妈妈于心不甘啊!”文景抚摩着女儿柔软的头发道,“你把整个生命交给妈妈,妈妈本来是铁了心要把你抚育成人的呀!希望你读了中学读大学,成为优秀人才。圆一圆两个妈妈的大学梦。纳儿,你已经知道你不是妈妈所生了。是的,十二年了,妈妈一直没对你说过实情。妈妈不是有意要瞒你。妈妈是怕你年龄小,承受不了命运的不公平呀。是的,是生你的妈妈,你的亲姥姥把你托付于我。我与你妈妈是患难与共、无所不谈、以心相交的密友、与你亲姥姥是一墙之隔的好邻居啊。十二年了,妈妈从不敢辜负挚友的重托、违背自己的承诺。在你嗷嗷待哺时,妈妈把姐姐放到一旁先来喂你;在你睡不塌实时,妈妈为你催眠为你守卫;天热了为你扇凉,天冷了为你挡风。妈妈从未感到过疲劳和困倦,那是因为生你的妈妈与你的亲姥姥在妈妈身上得到重生,妈妈身上凝聚了三位母亲的力量啊。妈妈借助了她们的感官和心灵,借助了她们想爱而不能爱的遗憾、为补偿遗憾而聚集的能量,借助了她们未尽的亲情和责任心,才使妈妈的爱心发生了偏袒,甚至放弃了对海涵哥哥、对海容姐姐的好多好多关爱,把全部的身心、全部的情感都倾注到了你的身上啊……”
“纳儿,妈妈在。爸爸也在。”文景再重复一次。
“妈妈在。纳儿,妈妈就在你身边。纳纳,睁开眼睛看看妈妈!”听到海纳的呼唤,文景绝望的心境中又出现了一丝曙光。她急忙俯下身来与孩子对答,想以此激发生命的活力。
“海容好。他们对她都好。”文景机械地回答。
文景一言不发。她只是俯下身来,吻一吻娃儿的手,再吻一吻娃儿的脸颊。仿佛是想用母亲的爱抚吻遍女儿的全身,唤起孩子的生存意识;又仿佛是在寻找昔日那母女互相呼应的欢快而甜蜜的感觉……
“妈——妈。妈——妈。”海纳仿佛得到什幺感应,突然在昏睡中叫起了妈妈。但她的声音非常微弱。娃儿的生命正象纤细的淡蓝色烟霞,被无情的长风揪扯着、撕拽着,一丝一丝儿地淡化。
“纳儿,爸爸也在。”吴长东满足了妻子的请求。他被妻子缠绵悱恻的倾诉、义重山河的表白打动了。
吴长东之所以叫了这女护士来陪同,一来是怕文景悲伤过度出现昏厥;二来是想让这女护士旁敲侧击劝劝文景:面对这不治之症,作为庶民百姓,只能接受现实。
在慈幼医院的特护病房里,文景在丈夫和一位女护士的陪同下,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女儿。孩子昏睡在雪堆一样的被子中,静静地一动不动。犹如一个久经风霜后快被侵蚀融化掉的雪孩儿。只有脚上还插着的输液针头、吊瓶中的黄色液体通过那细细的管道的滴答,还能表明她的生命在继续运行。文景轻轻地上前来,亲昵地摸摸娃儿的头;再慢慢儿撩起被角,摸摸娃儿的手。这孩子比感冒初愈的海容瘦多了。没料到这种病一旦复发,毁灭性是这幺厉害。女儿连妈妈带来的美食闻也不闻了,连她平日最喜爱的儿童读物看也不看了。由于频繁的输液,海纳的两条细胳膊上到处是针眼儿。文景抚摩着那筛子眼儿似的被输液针扎下的痕迹,心口在淌血。她脸色惨白,努力将辛酸的泪水咽回到肚里。
海纳的灵魂在昏冥中飘忽如缕,徘徊逡巡。此刻,仿佛在旷野里听到一位至亲至爱的极熟悉的声音在呼唤,她猛然意识到是妈妈的呐喊。于是便越过沟坎,逆风跑来。摔一个跟头,再奋力爬起来。只见那如雪的被子一阵阵窸窣颤动,纳儿奋然睁开了眼睛。当孩子认出她永不能忘怀的妈妈时,嘴唇不停地哆嗦着,瞳仁里放射出灿烂的光芒。并且还集中了小身躯内所有的能量,抓住文景一根手指,似乎与妈妈告诉什幺。那护士照看这孩子多少天了,从没见她这样兴奋过。怕她这一激动会出现意外,就趴到吴长东耳边,提醒他做最坏的准备。不料,吴长东倒噙着泪水向护士表示:不论出现什幺后果,先要保证母女俩尽情地交流。
然而在文景的耳中却只接受海纳的呼唤,听不到护士的忠告。她兴奋地朝吴长东招手,要他也到海纳的病榻前来,告诉女儿说爸爸也在。
吴长东放下旅行袋,侧身从桌下掏出个暖壶,给文景倒了杯水后,就要帮文景拆解她绑在身上的钞票。文景引以自豪的妙法,丝毫没有激发出吴长东的兴趣。设想着那生硬挺刮的纸张绑在肉体上的情景,丈夫只是为妻子难受。可直到此刻,文景都很警觉。她建议搬出那张椅子来顶住房门,免得冒失的服务员突然进来撞见。由于地势窄逼,两人挪动这张椅子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终他(她)们也只能在床和桌子之间活动。好在患难夫妻适应性强,吴长东坐到了床上,将文景围到他两腿间。文景也顾不得喝口水,顺从地把手递过去,让长东解开紧扎的袖口,再慢慢转圈儿脱掉一层层衣服。当她面向桌子时,报纸下露出的一叠材料吸引了她。“是美国的来函幺?”不等吴长东回答,她就抓起那材料找寻翻译件起来。然而,她读着读着竟然抽抽噎噎哭出声来。
吴长东并没有把文景带到慈幼医院,却带到一个如同地铁的门脸儿似的地下旅馆儿。——原来海纳住进特护病房,亲属不能随时探视。只有每星期的二、四、六中午才允许看两个钟头。尽管这天是星期六,但此时才上午七点多钟,文景还得忍耐四个多钟头才可以见到女儿。
※※※
“妈——妈。妈——妈。”